前陣子有位家長問Melody老師:
"孩子跟其他老師學了兩個月,還在只拉A弦,進度ok嗎?"
"以前的老師教A弦,一個禮拜只教一個音,感覺進度好慢"
Melody以自身教琴多年的經驗回答,
面對一開始初學小提琴的孩子,
我會放很多注意力來建立孩子"正確的演奏姿勢".和"音樂的判斷力"。
建立正確演奏姿勢的重要性,往往會凸顯在Melody接手已學過琴的孩子身上,
有些孩子學了好幾年,甚至是為了不想輸在起跑點上,從3.4歲就開始學小提琴,
但因為肌肉發展尚未夠有力,無法以正確的方式夾琴,只好用左手的力量撐住琴,導致按弦時左手手腕僵硬變形,按弦手指的靈活度大受影響。
Melody也看過學琴好多年,但右手持弓歪七扭八的孩子,
這樣的情形,找我上課時,Melody甚至會花比初學更多的時間調整手型。
因為若不調整手型,孩子遇到有程度的曲子會一直有瓶頸,
例如快速音群一直無法靈活控制手指,無法平均的演奏...等
做為一個幾乎每天跟孩子手型奮戰的老師,
Melody深深體認到,初學時建立手型和孩子的判斷力太重要!!
(判斷力:孩子要有鑑別自己演奏是否正確的能力)
所以一開頭提到的家長疑問,
雖然Melody不清楚實際上孩子跟以前老師的上課情形,
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回答,判斷一位老師的進度是否ok,
絕不能以初學一個禮拜教幾個音來評斷。
重點是看老師是否建立了孩子正確的手型和對音樂的判斷力。
以篠崎第一冊來說,
Melody一開始至少要有2~3週的空弦練習,
拉空弦並不是孩子一邊拉一邊放空就可以完成,
首先從運弓歪七扭八,到孩子可以自己獨立看著鏡子檢視弓是否拉直,
訓練孩子看見自己弓歪了如何調整(孩子的判斷力),
還有演奏每條弦時,右手要掌握不同角度,
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,
空弦一開始練習愈多,以後的弓愈穩。
這是最重要的"定型期"。
進入左手按弦後,
如何跟著老師的記號按弦?
按弦手指如何站好?
哪兩隻手指要靠緊?
哪兩隻手指要分開?
常常變型凹陷的小指怎麼用Melody老師說的方法調整?
手腕如果緊張要怎麼放鬆?
剛開始教左手第一指按弦,篠崎譜上會搭配不同節奏. 弓法的練習,
至少需要一週時間確認孩子按弦手型正確,若有不對,下週要再調整,
下週進入2指按弦,2指和1指的距離是什麼?
孩子需要時間強化手指的力量. 熟悉兩指之間的按弦手感,
需要另一週練習,鞏固按弦的穩定度。
而不是老師一次講完所有的音,孩子知道就好。
"知道"很容易,要用正確的方式拉出正確的音,卻需要時間練習,
"知道"與"內化"一項知識,絕對有很大的差別!
以上才是要確認老師進度的重點,
而不是表面上看到老師教了幾個音,就覺得進度慢,
要一次教完A弦所有的音很容易,就跟孩子講一講位置就好,20分鐘就可完成,
但要建立孩子正確的手型,卻要花上數週,甚至數月。
Melody不建議家長為了要更快的進度而找我上課喔,我不是個主打進度快的老師,
我重視的是孩子學到的"內容",而非表面上學了好多曲子. 一拉起琴卻一堆問題要改。
Melody老師每天在課堂上做的事情就是不斷修正孩子演奏能力的基礎,
當孩子有正確的演奏姿勢和好的讀譜能力. 對音樂的判斷力,
進度自然會隨之而來,根本不是需要擔心的點。
特別是家長自己學過音樂,
盡量不要用大人的認知去決定孩子應該學多快,
孩子的認知. 肌肉發展都與大人不同。